在福建方言中,"乌龙"的意思是"糊里糊涂".所以,足球比赛中,把球踢进自家球门也叫"乌龙球"。为什么把一种很好喝的茶,称为"糊里糊涂"的茶?乌龙茶的产生,还有些传奇的色彩!
乌龙茶为什么叫乌龙茶
传说一
据《福建之茶》、《福建茶叶民间传说》载清朝雍正年间,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里有一个茶农,也是打猎能手,姓苏名龙,因他长得黝黑健壮,乡亲们都叫他“乌龙”一年春天,乌龙腰挂茶篓,身背猎枪上山采茶,采到中午,一头山獐突然从身边溜过,乌龙举枪射击但负伤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,乌龙也随后紧追不舍,终于捕获了猎物,当把山獐背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,乌龙和全家人忙于宰杀、品尝野味,已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了。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着炒制昨天采回的“茶青”。没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鲜叶,已镶上了红边了,并散发出阵阵清香,当茶叶制好时,滋味格外清香浓厚,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,并经心琢磨与反复试验,经过萎雕、摇青、半发酵、烘焙等工序,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----乌龙茶。
传说二
传说,当年有一位茶农在山上采完茶青后,将茶青鲜叶放在竹篓里,然后背下山。山路崎岖,在下山的过程中,竹篓里的鲜叶随着人体上下颠簸、左右摇晃,茶青鲜叶经过碰撞后,产生了花一样的清香。
茶农将这个偶然的发现,用于茶叶加工,竟然形成了后来的一种特殊的"摇青"工艺。当时,自然科学不发达,茶农无法解释这种神秘现象,于是,将这种茶称为"乌龙茶",就是"糊里糊涂的茶",乌龙茶也就成了这类茶的通俗名称。
传说归传说,一种茶类的加工工艺是经过无数次摸索、实验、改进的结果。不过,这个故事倒是让人们一下子记住了乌龙茶的"摇青"工艺,也理解了铁观音、大红袍的香气是来自"摇青"这道关键的工序。
古时茶农觉得糊里糊涂的"摇青"工艺,现代科学给出了清晰的解释。一般,茶农制茶时,将晒青(就是晾鲜叶)与摇青交替进行,多为三晾三摇,也有六晾六摇。摇青是使茶青叶缘相互碰撞,导致叶缘破碎,叶子中的茶多酚少量发生氧化,转化为茶红素,这就形成了"绿叶红镶边"这个乌龙茶最显着的特征。
另外,摇青也是茶的香气形成的关键工序。经过摇青,茶青叶中内含的物质成分,由50多种增加到300多种,从而产生了花香、果香等类型的香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