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茸是什么
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,带茸毛,含血液,叫做鹿茸。是一种贵重的中药,用作滋补强壮剂,对虚弱、神经衰弱等有疗效。为常用中药,"神农本草经"列为中 品。由于原动物不同,分为花鹿茸(黄毛茸)和马鹿茸(青毛茸)两种;由于采收方法不同又分为砍茸与锯茸二种;由于枝叉多少及老嫩不同,又可分为鞍子、二 杠、挂角、三岔、花砍茸、莲花等多种。
鹿茸的功效与作用 [性味] 甘、咸,温。
[归经] 归肾、肝经。
[功用] 壮肾阳,补精髓,强筋骨,调冲任,托疮毒。
[主治] 肾虚、头晕、耳聋、目暗、阳痿、滑精、宫冷不孕、羸瘦、神疲、畏寒、腰脊冷痛、筋骨痿软、崩漏带下、阴疽不敛及久病虚损等症。
1、生精强骨、强壮作用 鹿茸为良好的全身强壮剂,它能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,改善睡眠和食欲,并能降低肌肉的疲劳。鹿茸对脑、肝、肾等组织,能显着提高其耗氧量。对全身虚弱、久病之后及疲劳等,口服鹿茸精有一定强壮作用。
鹿茸为骨血之精。能补肝肾,“肾藏精主骨,肝藏血主筋”,故有益精血、强筋骨之功,可用之治疗虚劳消瘦、目眩头晕、痿软行迟等症。
2、补肾壮阳 鹿茸补肾阳,强督脉,为壮阳起痿、补精填髓之要药。故临床多用之治疗阳痿早泄、宫冷不孕、遗精滑精、遗尿尿频、耳鸣耳聋、产寒泄泻等肾阳不足之症。
3、调冲任、止崩漏 鹿茸可用于肝肾不足,冲任不固,四肢厥冷,经多色黑之崩漏下血症。
4、温寒止带 鹿茸用于白带清稀如水、量多如注、无嗅气,小腹和四肢发冷,腰酸腿软,头晕眼花,小便清长等肾阳不足之虚寒带下病。
鹿茸泡酒
药酒是中国的一大传统,将药物泡进白酒中,药物的精华渗入酒中,酒有助于行气作用,药物作用便很快发挥,行至全身。鹿茸同样可以入酒,将鹿茸片加入50度以上的白酒浸泡一段时间之后,就可以饮用。还可以根据需要,加入其它药材一起浸泡。泡酒的鹿茸一定要用生切片,这样的药酒更有效果。
鹿茸做菜
食疗是保健强身的一大方法,鹿茸这样的滋补品就是一大很好的食材。在南方地区,鹿茸和其它药材加入鸡、鸭、鹅或者猪肉等,用慢火细炖,饮其汤水,同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。不仅是熬汤,鹿茸还可以粉碎成粉,加入其它的菜式中。
鹿茸磨粉
如果没时间泡酒,没时间熬汤,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大家的烦恼。那就是将鹿茸磨成细粉,在晚上睡觉之前,用酒或者盐开水送服茸粉。既方便,又同样有很好的效果。
煎煮药粥
保健和食疗性质的药粥,在我国流传已久。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使用药粥治疗疾病的记载。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,以鹿茸、人参为主,配合其它滋补性药物,与米谷配伍,再加入适当的调料,同煮为粥,进补服食,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食疗方法。
散剂吞服
鹿茸则直接烘干,加工成粉末状,或到药店购买现成的鹿茸粉,装入事先准备好的空心胶囊中,置于密闭容器里,放在阴凉通风处。每次1~2粒,以白开水送服,也可以直接将粉剂放在口中,以其它药液、粥饮或温开水冲服。
鹿茸的食用禁忌
1、内有实火者不宜服用。大凡出现高热烦渴、目赤肿痛、痰黄、吐血、衄血、尿血、热毒疔疮痈疽、口苦、大便秘结、小便黄赤、脉象弦数洪大者,均为内有实火所致。苦以鹿茸进补,只能是抱薪救火,适得其反。
2、有高血压、肝病者须慎服用。凡是高血压、肝炎及肝功能不全等病症,属于阴虚火旺或内有实火者,必须遵循医嘱,慎重服用,不可自行选用。
3、外感疾病不宜服用。无论外感风寒,还是外感风热,大凡邪在肌表,必有恶寒、恶风、发热、头痛、肢节疼痛等症状,这时,切忌服用鹿茸。
4、肾有虚火者不宜服用。虚热证:临床有干咳少痰、咯血、烦躁、唇赤舌绛、舌面光剥或干裂、津少口渴、两眼干涩昏花、午后潮热、两颧发红、盗汗,手足心热、脉象细数等症,均为肾阴不足,虚火旺盛所致。若误用鹿茸等温补药,显然药不对证,必然造成助火劫阴,伤津耗液。
5、进补鹿茸及各种鹿茸制剂的禁忌。服用鹿茸时最好不要喝茶、吃萝卜,尽量不要服用含有莱菔子、谷芽、麦芽和山楂等中药,因其会不同程度地削弱鹿茸的药力。